其实啊,手机发烫这事儿,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复杂。我觉得吧,大部分人都把问题想简单了,以为就只是天气热的锅,其实里面门道多着呢。就拿CPU来说,这玩意儿跟手机的“大脑”似的,你同时开着微信、抖音、导航,再后台挂着几个APP,它能不加班吗?一加班就发热,跟咱们熬夜赶项目时浑身冒冷汗一个道理。还有那电池,简直是个娇气包,超过35度就开始闹脾气,充电速度变慢都是轻的,搞不好还会鼓包,到时候换电池又是一笔钱,想想都肉疼。
最让我想吐槽的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手机壳,夏天还裹着个硅胶套或者金属壳,那不就等于给手机穿棉袄吗?热量散不出去,不发烫才怪!我前阵子就犯了这傻,为了好看买了个全包的硅胶壳,结果手机一天烫八回,后来换成透明的硬壳,温度立马降下来了,你说这冤不冤?
还有个误区,很多人觉得手机发烫了,放空调口吹吹或者放冰箱里冻一会儿就行,这纯属瞎折腾!骤冷骤热对手机元件伤害特别大,就跟人突然从桑拿房冲进冰窖似的,不出问题才怪。我邻居家小孩就干过这事,把发烫的手机放冰箱冻了十分钟,拿出来是不烫了,但摄像头直接起雾,修了好几百块,简直是捡芝麻丢西瓜。
那到底该咋整?我总结了几个实用的招儿,亲测有效。首先,后台程序赶紧清,别让那些没用的APP在那儿偷偷耗电发热,就跟赶走蹭吃蹭喝的闲人一样,清净了自然就凉快了。其次,亮度调低点,声音关小点,这些都是耗电大户,就跟人少穿点衣服凉快一样,手机也得“减负”。再者,充电的时候就别玩了,又要充电又要工作,它能不发热吗?就跟你边吃饭边跑步一样,不难受才怪。
还有个冷门但管用的方法,把手机膜撕了!很多人觉得钢化膜能保护屏幕,其实那玩意儿也影响散热,尤其是那种厚的防窥膜,简直是散热杀手。我上个月撕了膜之后,手机温度明显降了不少,虽然没了膜有点怕刮花,但总比天天烫得拿不住强。
对了,手机也需要“休息”,连续用几个小时就让它歇会儿,关会儿机或者开飞行模式,就跟人工作久了要午休一样,给它点时间缓口气。我现在每天中午都会把手机关十分钟,下午用起来明显流畅多了,也不怎么发烫了,你们也可以试试。
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会问,那夏天买手机是不是得挑个散热好的?我觉得吧,散热确实重要,但也别被商家忽悠了。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“石墨烯散热”“液冷散热”,实际用起来差别没那么大,真到了三伏天,该烫还是得烫。与其花大价钱买所谓的“散热神机”,不如平时多注意保养,毕竟再好的车也得好好开,不然照样出毛病。
还有个事儿得提醒一下,手机电池寿命跟温度关系特别大,长期高温会让电池容量下降得特别快,一年下来可能就只剩原来的八成了。所以啊,夏天尽量别把手机放车里暴晒,也别揣在贴身的口袋里捂着,就跟保护好自己的钱包一样,得好好爱护它。
我前阵子就因为把手机落车里忘了拿,下午取车的时候手机烫得跟烙铁似的,电量直接从80%掉到20%,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把手机放车里了。你们可别学我,真把电池搞坏了,换个原装电池好几百,够买好几杯奶茶了,多不划算。
可能有人觉得我小题大做,手机发烫而已,至于这么紧张吗?我跟你们说,还真至于!前几年就有新闻说,有人因为手机长时间发烫引发爆炸,虽然是极少数情况,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安全这事儿可不能马虎。再说了,手机老是发烫,用着也闹心啊,卡得不行,打电话听不清,刷视频卡成PPT,简直影响心情。
其实啊,手机就跟咱们的朋友一样,你对它好点,它也对你好点。平时多注意保养,别瞎折腾,它自然就少出毛病。夏天到了,大家都不容易,咱们怕热,手机也怕热,互相体谅着点,用着也舒心。
最后想问问大家,你们夏天手机发烫都有啥奇葩经历?有没有什么独家的降温小妙招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下,好东西就得互相借鉴嘛。反正我是被手机发烫折腾够了,要是有啥特别管用的招儿,我第一个试试!
对了,还有个事儿忘了说,要是手机烫得特别厉害,而且频繁死机、自动关机,那可能就是硬件出问题了,别自己瞎琢磨,赶紧找专业人士看看,别等小问题变成大麻烦,到时候哭都来不及。咱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日常保养,真出了大问题还得靠专业的,毕竟术业有专攻嘛。
总之啊,夏天用手机,就一个字:“省”!省着用,省着电,别让它太累,自然就不那么烫了。虽然有点麻烦,但总比天天跟个烫手山芋似的强,你们说对吧?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凡是涉及任何投资和高回报信息请勿相信,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:shoudaochuli@qq.com